|
莲花白之味莲花白之味 ----萧如瑟和她的“斛珠夫人” 莲花白是一种酒,一种温醇的酒。 “九州”是个架空的设定,但却有一群有血有肉的人生活在其中。古人以“汉书”下酒,读“九州”也需酒气佐味。读江南的“缥缈录”需佐以青阳魂,而萧如瑟的“斛珠夫人”就像一壶莲花白,温暖醇厚,回味绵长。莲花白,朱自清曾用来比作江南风物的酒。 当然,首先吸引我的是萧如瑟的文字。 精致,一种传统的精致。 萧如瑟用词是很讲究的,一个古代的故事,一个现代女子想把它讲述得古风盎然大是不易。但我一打开此书,便发现她已经字里行间揉入了明人小说的情致,曹雪芹的风流。如果江南等人的文字像史诗,那萧如瑟的文字就如同明人小说了。 但“斛珠”终归是一部小说,一部讲述讲了个很精彩的故事的小说。 不,不只是一个故事,应该是很多个故事,很多个人的故事纠结成的一段历史,架空而又真实。 方海市从女孩变为男子,又由男子变回女子… 方鉴明由“死”复生,由清海公成为凤庭总管… 濯缨由战俘成为方鉴明的义子,由羽林万骑成为北陆之主… 汤乾自.缇兰.褚仲旭.褚季昶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,一个自己的世界,但一个故事里的主角会是另一个故事里的配角,另一个故事的结果会是第二个故事的原因… 萧如瑟将这些故事互相串联,人物命运变错相接,构成了一个乱治交替时代的故事,宏大而精巧,沉重而华丽。 她就是自序中说的那个“在黑暗里拨动命运弦索的人”。 也许还有历史,《史记》《资治通鉴》中有太多熟悉的影子:美人江山,阴谋与爱情… 呵,说着说着就沉重起来了,轻松一点看吧,就像一个苹果纵切与横切看到的果核形状不同一样。剥去“斛珠”的一切文字,情节的堆叠,会看到一根根的感情线的交织纠缠。 方海市与方鉴明的爱情和亲情。 方鉴明与褚仲旭亦兄亦友,亦亲亦仇的关系。 汤乾自.缇兰的爱情,与季昶的君臣和情敌的关系。 濯缨与柘榴的爱情。 …… 为了爱情,方海市可以委身于她不爱的人。 为了友情,方鉴明可以成为奚柏。 为了忠诚,汤乾自可以抛弃爱情。 …… 因为感情,他们做出了选择;因为感情,他们的选择是痛苦的;因为他们痛苦的选择,他们改变了九州的历史。 仲旭傲然道:“乾坤玩弄朕,朕亦玩弄乾坤。”究竟是什么在操纵一切?人力还是神明?说不清。 只记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便罢。 现在讲到了故事的结尾,萧如瑟在安排小说的结局上还是比较宽厚的:海市与濯缨得以善终,汤乾自与缇兰终于团聚。当然免不了隐痛和遗憾,但比起江南.今何在等动辄让主人公刺身死已经是很圆满了。 正如莲花白温醇而不辛辣。 要结尾了,脑中突然闪过了这一画面:“那年晴和的暮春天气,日光烘得人骨头发酥,她十四岁,乘着堆满洁白菡萏的大木盆,漂流在帕帕尔河上…” 萧如瑟就如缇兰式的盲歌者,洞悉,但冷静地讲述一切,不似火雷原上的荒草般炽烈,而如帕帕尔河的河水般,静静地流淌。 作者:逆风歌 |